编辑:陈亚欣
第十六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于2023年7月24-26日在榕城福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由福建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由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福建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新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重点实验室承办,由长沙学院士木工程学院、SAMPE聚合物发泡与多孔材料专业委员会、北京菜特洪德会展有限公司协办。全国各地高校院所和企业报名参会450余人,大会共收到论文和摘要近200篇。会议期间共有大会报告8个,专题分会场6个,分会场报告125个,学生墙报46个。
本届会议中,课题组组长郑强教授受大会组委会邀请,在大会开幕式上进行了题为“关于流变学对产教融合教育的启示”的大会报告。郑强教授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用生动的语言,结合流变学对当前大学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本次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共分为理论模拟与实验方法、高分子流变学、多相多组分流体流变学、岩土与石油、电磁流变等5个专题6个分会场进行讨论,代表们积极分享三年来在流变学领域取得的成果。受大会组委会邀请,课题组宋义虎教授、吴子良教授、上官勇刚教授在本次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分会(流变学)上分别围绕各自领域的流变学研究进行了精彩的口头报告。另外,8位参会的课题组同学们还进行了墙报展示。
本次学术会议学术讨论气氛热烈,代表们踊跃发言、积极交流,充分展示了近三年来我国流变学界取得的长足进步和不俗表现。在此次大会中,课题组的同学们与各位参加大会的流变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聆听会议报告的过程中,大家也对目前高分子流变学领域内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课题组研究生陈亚欣以出色的工作内容和精彩的展现,在众多墙报展示中脱颖而出,其题为“基于可逆动态键的环氧胶黏剂强韧机制研究”的墙报被评为“第十六届全国流变学术会议优秀墙报奖”。这既是对陈亚欣同学个人能力的肯定,也说明课题组的相关工作得到了参会代表的广泛认可。
据悉,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自1985年在长沙首次召开以来,已分别在成都、上海、广州、北京、武汉、廊坊、济南、长沙、杭州、廊坊、广州、西安、湘潭、重庆等地相继共召开了十五届,参会代表人数逐届增长,持续促进了我国流变学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
